【整理自淨空老法師《彌陀疏鈔》、《無量壽經》、《沙彌律儀》講演資料】
◎ 菩提心,自受用即是清凈、平等、覺;他受用就是大慈大悲。意即對人應大慈大悲,對自己則清凈、平等、覺。
◎ 儒云:「誠意正心」,即大乘佛法的「發菩提心」。馬鳴菩薩《起信論》云「直心、深心、大悲心」;《觀無量壽佛經》云「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
* 菩提心之本體:
儒云誠意、《起信論》云直心、《觀經》云至誠心。
* 菩提心之作用:
儒云正心。《起信論》、《觀經》分自、他二種受用。
○ 自受用:俱云深心。對自應保持清淨、平等、覺。
○ 他受用:《起信論》云大悲心,《觀經》云迴向發願心。於他應存大慈大悲。
◎ 三心圓發,證圓初住,即發心住菩薩。凡夫待人接物虛情假意,於自不真誠、不清淨,於他心無慈悲。雖口常念發菩提心,並無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