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每天熏习两个小时是不够的,最低也得四小时
摘自净空法师《地藏经》第49集
佛历三〇二五年四月、西历1998/5 讲于新加坡
“永离魔恼”不是躲避,是看破事实真相即使无形的魔外边都沾不上
世间确实障缘很多,妖魔鬼怪、魔障,有有形的、有无形的。“无形的”是鬼神,“有形的”就是一切人事物,怎么会产生魔障?都是自己往昔无量劫来造作的恶业,恶业会造成障碍,善业也会造成障碍,善业是爱缘。
我们常常听到同修说:佛教给我们要舍、要放下,我就是儿孙放不下。那是什么?爱缘。冤家对头的怨恨放不下,报复念头放不下,爱缘也是放不下,都变成障碍。这是往昔今生所造之业,我们自己要懂得、要明白、要觉悟。
怎样才是真正觉悟?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上讲得好,“我、人、众生、寿者”都是假的,都不可得。所以如果你有般若智慧,知道万物皆空、因果不空,知道一切有为法是梦幻泡影,你心清净。于一切法不取不舍,魔对你不起作用,没有能够障碍你。这时候就是《楞严经》上所说,你能转境界,不被境界转,“若能转境,则同如来”,这才是真正“永离魔恼”。
可见得“永离魔恼”不是到处躲避,躲避不了的;“永离魔恼”就是看破事实真相,全是假的,一场空、一场梦,即使无形的这些魔外边都沾不上。为什么沾不上?你没有“边”,你“有边”他才沾得上,你没有“边”,这个道理我们要懂。你“有我”,你就会受害;“无我”,谁受害?“无我”就没有受害。
一切众生为什么受这些障碍?“有我”。冤家对头要报复,你在那里,我找到你,我来报复你;如果你没有了,“我”没有了,他找都找不到。
以前道源老和尚传戒的时候,给我们讲一个故事,说是古时候有一个禅师,名字我一下记不得。禅定的功夫真好,入定之后“心境俱空”。他寿命到了,阎罗王派两个小鬼要抓他,因为他入定,“心境俱空”小鬼找不到。问人家:他到哪里去了?他就坐在那个地方,他找不到。因为在定中,“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统统没有。有人告诉他,他最喜欢的就是他的钵;小鬼就知道了,敲他的钵,一敲他就出定,马上就把他抓去。这就是你有丝毫的执着,你就被人家抓到。
所以凡是有嗜好,都有麻烦,换句话说,你逃不过小鬼的眼目,他时时刻刻能把你抓住。这就是没有彻底放下。
我们要晓得,佛跟我们讲,连佛法都不是真的,《金刚经》上讲得很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法都不可以执着,这个道理要懂,何况世间法?!
世出世间法都不放在心上,我用它,我不执着它;我用它,我也不分别它,让这个心永远清净。这样布施、供养,这是真正得福,无量无边的福,这个福“称性”;如果还有分别执着,这个福就不是“称性”,经里面讲“有漏的福报”,变成三界“有漏福报”。
熏习佛法时间是古人的四分之一是不够的,最低也得四小时
修学,同修们你们想想,要不是天天在一块研究、天天在一起讨论、天天熏习,我们业障习气很重,一转头就迷了。
所以古时候的道场好,就是好在长期熏习,就好在这里,天天讲经,讲经的时间长。
我们现在是一天两个小时讲经,跟古人比打对折。如果依照佛的标准,《仁王经》上讲“二时讲经”,是讲大家在一起学习研究讨论,在“教、理、行、果”上下功夫,“二时”是现在的八小时。
佛经讲的是印度那个时代,一天昼夜分为“六时”——昼三时、夜三时,它“一时”等于我们现在四小时,“二时”就是八个小时。
所以佛陀那个时代,那些人跟释迦牟尼佛修行,他怎么不证果?!一天八个小时在讨论经教,他还有什么功夫打妄想?!我们今天变成它的四分之一,两小时,实在讲是不够,最低限度能有四小时。每一天有四小时认真研究讨论,至少也有四个小时念佛,这是说少到不能再少了。
修行,我们现在明白,只有念佛法门靠得住,其他的法门在理上讲是平等,没有差别,事上讲,难!不容易。换句话说,不是我们的根性,我们业障太重,只有念佛带业往生,我们能办得到。这桩事情只要真干,没有一个不成就。
死囚念佛也能往生
前天晚上我到鸿阁去吃饭,听说他们现在生意很不好,我去看看他们,现在相当不景气。在那里看到一片C D带,是讲死囚往生,我们带了几片回来,告诉李会长。李会长说这个事情他知道。这个死囚走了之后,后事也是他给办的。我问他是不是他讲的,他说不是他讲的,有一位苏居士讲的,听说苏居士现在也回头专心念佛,亲眼看到这个事实。所以李居士在监狱里头,度了不少人真正往生。苏居士跟这个人熟悉,他照顾他,跟他约法三章:第一个你在受刑的时候要大声念佛。行!我做到;第二个你走的时候你要有瑞相,不可以七孔流血,那是吊刑。行!我也答应。第三,你要留点舍利给我们看看做证明。行!我统统答应你。结果他死了之后,果然如此,吊死之后颜色非常好,很正常跟一般死刑人完全不一样,火化的时候真的有舍利。
所以就有同修问:他是不是自己知道?不是的,愿行,他有这个愿力就能做到。连一个死囚都有这样瑞相,他是真的往生了,他最后那一念是念阿弥陀佛走的,一点都不假。哪一天受刑也预知时至,念佛走的。经上讲,最后那是一句佛号,必定往生。生前造什么样的罪业,做什么样的错事,你在死前真正能够悔改,忏悔往生,佛经上有例子。
《观无量寿佛经》讲阿阇世王造“五逆之罪,临终忏悔”,佛在《阿阇世王经》里头告诉我们,他往生是上品中生。我们读了也非常惊讶,造那么重的罪业,阿鼻地狱的罪业,在我们说他往生大概下品,下三品往生我们觉得这很正常,不知道他是上品中生。所以忏悔的力量不可思议。这是遇到真正的善知识教导他,他自己过去生中善根福德现行,听了之后生起真正的忏悔心。这都是我们应当要学习,你真正修就会真正有感应。这是我们讲到供养,要从“孝、敬”心里面生起来,“供具”都是表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