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仪规为何首先要三拜“本师释迦牟尼佛”?
摘自净空法师《观无量寿佛经》第12集
拜佛的仪规当中首先要三拜“本师释迦牟尼佛”
善导大师在注疏里头特别教给我们,我们这个身专礼阿弥陀佛。我们每天拜佛,拜什么佛?就专拜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统统不拜。这绝对不是贡高我慢,我们不专一就不能成就。
但是专拜阿弥陀佛,这个拜佛的仪规当中,首先要三拜“本师释迦牟尼佛”。这是什么?这不忘恩。这个法门是释迦牟尼佛传给我的,我们不能把这个“本师”忘掉;下面要拜,无论拜多少拜,统统拜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拜完之后,拜三拜观世音菩萨、三拜大势至菩萨、三拜清净大海众菩萨,这才圆满,这叫“专”,“身专”。心专,心里面念念就是阿弥陀佛。
无论修积大小功德统统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一回向。”无论修积大小功德统统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作第二个想法;也就是说,决不求人天福报,决定不求现前福报。连现前福报都不求、来世福报更不求,只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不要去到处跑道场,心才是定的才会成就
“一处,一境界。”统统要“归一”。
这个“一处”怎么说法?“处”是讲你修行的处所,这个意思就是教你不要去到处跑道场,这是真的,你在“一处”修行,你才会成就,为什么?他心定了。决定不搞人情佛事。
诸位看《印光大师文钞》,《文钞》里面就有很多地方,他老人家多半是回答人家信件的。老和尚这些学生偶尔到灵岩山寺,这是苏州,这是印光法师晚年就住在这个地方,去看老和尚。老和尚一进门就呵斥他:“你来干什么?”我来看看师父。
“师父你从前看过了,你还来看什么?”你不在家里好好的用功,浪费时间、浪费精神、浪费钱财。”骂回去。这“一处”的意思。地方跑多了心就散乱,这诸位一定要知道。
“一个境界”:这个“境界”就是经上所说的境界。如果我们在梦中、在定中这个境界现前了,这是瑞相。没有这个境界也不求,只求心清净、身清净,一句佛号不间断,求生净土这个愿望不间断,这好境界。
“一相续,一归依。”“相续”好懂,“相续”就是不间断,“信”,不间断;“愿”,不间断;“解”、“行”不间断。
“一归依。”“皈依”是回头。不但从世间五欲六尘里面回头,我不再贪图;所有一切大小乘佛法,我也从那里回头,我也不再去研究,一心一意依靠“往生经”,就是“净土三经”,现在我们讲的“净土五经”,这五经都是教导我们求生西方净土的,这叫“一皈依”。
“五经”里面,依一部经就能成功,这一部经任凭选择。如果你有时间,你可以选择《无量寿经》,为什么?《无量寿经》对于西方世界介绍得最详细。如果你工作非常繁忙没有时间,你可以选择《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个经文比《般若心经》还短,容易受持。这都是属于“一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