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受戒而犯戒,你只有一重罪;受了戒而犯戒,是两重罪
摘自净空法师《观无量寿佛经》第16集
“常没众生”就是指我们。“没”是什么?是堕落在三恶道。
我们的心充满了“贪嗔痴慢”,身、语、意天天都在造罪业,如果遇不到这个法门,我们自己冷静想一想死了以后到哪去?决定堕三恶道。为什么?人、天两道的标准是“五戒、十善”,我们想想做到了没有?“五戒、十善”确实做不到。
受了“五戒”、“菩萨戒”,那叫“名字受戒”;做到没有?没做到。没有做到又要加重一个罪,加了“破戒”。
你没有去受戒做不到,你只有一重罪;受了戒做不到,是两重罪。
所以很多人都愿意去受戒,我听了都是有点害怕,为什么?怕自己的罪不够重,还要加一重罪,这确实是如此。
所以这个“受戒”不是面子问题,不是好看,这个东西它会起点作用。这是我们一定要明了的。知道这个事实,我们确实遇不到这个法门真的会堕落,细心去想一想确确实实会堕落。
还有一点自己也能够勘验的出来。晚上睡觉会作梦,想想看我每天晚上作梦,是做的恶梦还是做的美梦。如果常常做恶梦,这就与三恶道相应;你天天梦到圣人、梦到佛菩萨,那可以说是你人天两道有分,你不会堕三途。
你看我们孔老夫子,读《论语》,孔老夫子作梦都梦见周公,世间大圣人!可见他的心都在圣贤,尊重圣贤、敬仰圣贤,连作梦都常常梦到。
我们念佛的人常常梦见佛菩萨,这是好梦,这是相应的。还要是梦些很乱的、很不好的境界,这就证明我们的功夫不得力,也证明了将来这一口气不来的时候,三恶道的机会很多。非常可怕!所以大家要认真的修学。
怎么个修法?就是平常什么事情都放下,都不要去想,像孔老夫子一样,孔老夫子想周公,我们想阿弥陀佛。我们念阿弥陀佛、想阿弥陀佛,每天礼拜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都知道。何况这经上我们已经念了不少句,同样的句子意思多次发现,那就是说这个句子非常非常重要!
佛给我们讲“一切法从心想生”。十法界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自己的心想变现出来的。我们心里面想佛就变现佛的法界,我们想菩萨就变菩萨法界,我们想贪嗔痴就变三恶道的法界。这个事情不是上帝安排的,也不是阎罗王主宰的,与诸佛菩萨也不相干,怎么变现出来的?自作自受,这不能怪别人,一定要晓得这真实的道理。
这“常没众生”,佛在此地给我们说了四个字“妄爱迷心”。这个“心”是贯穿上面三个字,分开来讲是“妄心、爱心、迷心”,你只要有这三个心,三恶道决定去了;这三个心有一个就去了,不要说三个都有。我们现在不但三个都有,而且还很多,不少!这就是常没的原因,这就是“漂流六道”的原理。
为什么会搞六道轮回?就是因为你有这三个心,你有“妄心”、你有“爱心”、你有“迷心”。这个“爱”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七情五欲”,“七情五欲”统统是“爱”。喜欢,你爱他;不喜欢,你爱远离他,所以还是“爱”。所以这用一个字来代表,这很重的烦恼。
疏【汝持此观处处劝修。普得知闻同升解脱。】
佛嘱咐阿难(这是特别嘱咐阿难的),你要把这一部经典、把这个法门处处劝导一切大众修行,让一切众生普遍“得知”这个经典,普遍得知这个法门,大家都依照这经典、法门修行就“同升解脱”了,同生西方极乐世界,得到真实的自在解脱。这是善导大师将佛这两句话为我们详细说明。
我们回头再看经文:
经【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
这一段是讲的感应道交。佛所说的话真诚到了极处,所以话一说完佛就现身。佛现身的用意是为释迦牟尼佛作证明,证明释迦牟尼佛所讲的完全正确,也能够启发韦提希与阿难尊者的坚固信心,让他们见到西方三圣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