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10首诗词,你的孩子会背了吗?
人民日报》评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10首诗词,你的孩子会背了吗?
近几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诗词教育也越来越低龄化。
前几日,人民日报发声:读点诗词养点气。紧接着点评了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的10首诗词,
部分诗词曾多次出现在中考、高考和小升初飞考试中。今天给大家整理了出来,看看作为家长的你,都知道多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人民日报》点评: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敕勒歌》
南北朝·乐府诗集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人民日报》点评: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全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人民日报》点评:诗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民日报》点评:本诗开头,回顾身世。尾联却一笔宕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人民日报》点评:全诗二十八个字中无一生僻字,不用一个典故,都是家常话。但并不是一览无余,它寄寓着可以供人反复咀嚼,反复寻味,层层追索,层层补充的情致。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人民日报》点评:全诗情调健美高雅, 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感情真挚,具有淳朴深厚之美。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人民日报》点评: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人民日报》点评:岳飞工诗词, 虽留传极少,但这首满江红英勇而悲壮,深为人们所喜爱,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人民日报》点评:《蜀相》对于壮志未酬者,它既是颂辞,又是挽歌,一诗囊括历史,融汇古今,语言凝炼而内涵丰富。
《出塞二首·其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人民日报》点评:这首《出塞》除具有一般边塞诗那种激越的诗情、气势外,还很注意语言的精美,并善于插入细节的描写,酝酿诗情,勾勒形象,因而能够神完气足,含蓄不尽。
看完了这些伟大的诗词作品,你有没有被震撼到呢?在你心中哪首又是你最喜欢的作品呢?
国家重视诗词考试
中国诗词文化流传几千年,不仅仅是文学的积淀,更是珍贵的历史底蕴。诗词寓意丰富、情感充沛,寥寥数字就能带给人们无尽的思量。追溯中国文化,感念中华历史,诗词历久弥新的韵味,越发彰显出经久不衰、端庄优雅的魅力。
2017年9月新推出的部编本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都在告诉家长一件事:诗词关乎素养,也关乎考试。
新教材中规定,小学一年级就要开始添加古诗文的内容,要求整个小学6个年级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其古诗文的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
另外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占全书所有课程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这个新闻和报纸上都有报道,不仅是“得语文着的天下”,更是有人算出,孩子不注意古诗词积累,到了中考,高考的时候,会丢到40分左右!
所以说,就算不为了培养孩子的文化知识,也要为了孩子的成绩,让孩子多多背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