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育
共修分享014 -为什么有的学佛得吉祥、而有的学佛得凶灾?
发布时间:
2019-08-03 09:34
来源:
佛陀教育网
作者:
佛陀教育共修系统
访问量:
只念佛、拜佛、念经而不修正自己的错误言行非真修行
尊敬的上净下空老法师,尊敬的网站教练,尊敬的网站义工菩萨们,尊敬的各位同修菩萨们:
阿弥陀佛!
《阿难问事佛吉凶》是阿难尊者替后世末法众生启请世尊答疑解惑的,教给了初学佛法的弟子最重要的是亲近真正的善知识,专信不犯,精进奉行,不失所受。
一、经题的意义
1、“阿难”简介:
“阿难”:人名,释迦佛最小的堂弟,相差30岁。释迦佛30岁示现成道,阿难那一天出生;佛十大弟子当中“多闻第一”,“教”是阿难传的。
2、问:
“问”在佛经里有五个意思:(1)不了解;(2)疑惑;(3)试验故问;试验老师懂不懂;(4)轻触,就是漫不经心、很随便的问;(5)明知故问,即利乐有情问,是因为自己人微言轻,找有权威的人来答,令他人相信,帮助学生破除心理障碍,断疑生信,阿难尊者之问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四两种“问”,可以不回答,没有诚意,讲了没用处,听不进去。
3、事佛:
佛教是大智大觉的教育,佛教是智慧觉悟的教育,佛教的教学宗旨是在彻底破除迷信,启发正智,使人人能明辩真妄、邪正、是非善恶、利害得失,进而建立理智,大觉,奋发进取,乐观向上的清净慈悲救世的人生宇宙观,达到解决众生一切苦难,获得圆满,真实,幸福的生活目标,因此,“佛陀教育”确是每个人都应当接受、应当依教奉行,这才叫“事佛”。
4、吉凶:
“吉”是称心如意、吉祥如意,;“凶”是事事不顺心、不如意。“吉凶”与“事佛”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接受佛陀教育,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5、经:
符合“诸法实相”的都可以称为“经”。
《大智度论》说,五种人说法都可以称为经:1、佛;2、佛弟子;3、仙人;4、天人;5、变化人。万事万物表法都可以称为“器世间说经”,这们看来世间万事万物和西方极乐世界水鸟树风说法没什么区别,只要真正好学,看一切都是阿弥陀佛,哪里不是极乐世界?!“好丑起于心”而已。
二、 同样是学佛,我什么有的得吉祥、有的得灾祸?
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阿难代替我们向释迦牟尼佛问了一个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有人学佛,得到的是富贵吉祥,事事如意;有人学佛,得到的却是贫穷下贱,事事不如意。为什么同样都是学佛,果报却不同?”
这一问,提醒了我们:原来学佛的果报,有吉也有凶。
如何学佛才能趋吉避凶,得到学佛的好处?释迦牟尼佛对阿难的解答,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关键词:是否遇到明师,是否真佛弟子。因此学佛如果想趋吉避凶,首先要找一个好老师,其次学生要做真佛弟子。
什么叫“明师”?“明师”是指“对一切法,佛法及世间法,确实圆满通达无碍,品学兼优,有修有证的老师”。
但是明师是可遇不可求,若非宿世福德、因缘,难得遇到。遇到是多生多劫的缘分;没有这个缘分,遇到他也不知道珍惜。
今生能喜闻乐见净空恩师的经教,真是弟子宿世福德、因缘,多生多劫的缘分。虽然不能在老师身边聆听他的教诲,但能天天在视频中看到、听到他的教诲,一样是亲近明师。真所谓是“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什么叫“修行”?错解了它的含义,我们找不到好老师,找到了也会错过。
“修”是修正,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叫做修行。我们的念头错误了,要把错误的念头修正过来;我们言语有过失,把错误的言语修正过来;我们身体造作有不如法的,要把它修正过来。因此,“修行”就是改过。
对照佛在经典上所说的教诲、对照圣贤的教诲,把自己错误的思想见解、错误的言语行为,一样一样修正过来、改正过来,这叫修行。不要误以为每天念佛、拜佛、念经,就是修行了。
什么是真佛弟子?佛经上说的“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者,非佛弟子”,换言之,先学小乘,后学大乘,按照这顺序、按部就班的来修学,这才是真佛弟子;听佛的话,尊重老师的教诲、尊师重道,这是真的佛弟子;佛在本经说学佛得利益的人是“善男子、善女人”,是真佛弟子,他们获益的首要条件是“从明师受戒,专信不犯,精进奉行,不失所受。”此话意思是:学佛首先要慎重选择老师,选定之后,跟定这一个老师,对老师绝不怀疑,听从老师的教诲,决不违背,依教奉行,精进勇猛,永不退转,这就是“尊师重道”,这是学佛获得真实利益的保障。要想趋吉避凶,这点一定要清楚。
我们学佛后,是变得越来越觉悟?还是越来越迷惑?我们就知道自己学得对不对了。
什么叫“学佛”?学佛,就是“学做佛”,学做一个觉悟的人。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觉悟的人?佛、菩萨是过来人,我们当然要向他们学习了。所以我们必须学习佛的经教,接受他们的教诲。
他们的教诲在佛经上,看不懂怎么办?所以我们要“从明师受戒”。佛经读不懂之前,我们不能没有明理的老师、真修行的老师来教导我们,否则就会盲修瞎练了。佛法的教学宗旨,是在彻底破除迷信,启发正智,使人人能明辨真妄、邪正、是非、善恶、利害、得失,进而建立理智、大觉、奋发、进取、乐观、向上的清净慈悲救世的人生宇宙观,达到解决众生一切苦难,获得圆满、真实、幸福的生活目标。
因此,“佛陀教育”确是每个人都应当接受、应当依教奉行,这才叫“事佛”。
佛教的本质是让人觉悟、让人获得幸福的教育。如果我们学佛、信佛,没有接受到这样的教育呢?只做一些表面功夫,“佛陀教育”的好处我们必定是得不到的。
觉悟的人是什么样子?“品学兼优”;“解行相应”;“道德圆备”;“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净空恩师说:“这四句,能够百分之百的做到,你就成佛了。这是我们做人处世的目标。”
学佛不顺心不如意的原因,不是理论上错了,就是在方法上错了,再不然就是业障深重,曲解经义,日常生活中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一定要反省罪业,改过自新。
三、 反思自己为什么修学三年,得佛法的利益很少
虽遇明师——净空老法师,可是力行老人家的教诲了吗?做的很少,信自己的时候多。合自己心意的,做的很欢喜;不合心意的,可做可不做,这是严谨的学习态度吗?没有真听、没有真信。怪老法师没把经讲明白吗?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为啥别人能听明白?为啥别人能转境界?人家真干了。
学佛为啥得“不谐偶”?发“假愿”,发“空愿”,天天欺骗佛菩萨;学佛没有根,没在生活中落实《弟子规》。夫君说,你说的跟做的不一样,怎么让人家信服?!听经听成了“贪嗔痴慢疑”,听成了“迷邪染”。什么原因?用自私的心听经,把佛法听成学术、听成魔法了。解的不透彻,行就没动力,再没境缘提醒,怎么提升?老法师讲经中,经常提到放下“自私自利”。怎么放下?贪爱顺境,一切都很顺利,没有痛的经历,怎么能激发起寻“解”的动力。
人生酬业。遇佛法,在荆棘的轮回路上有了指明灯。得人身不易,各种境缘的示现,无非是锻炼心志,该还的还。利用这个“假我”,完善“真我”;想自己少点,想众生多点,就是扩大心量,突破这一关,才能把经教听明白。
以上是我学习《阿难问事佛吉凶》的心得体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大德批评指正,阿弥陀佛!
感恩阿弥陀佛!
感恩本师释迦牟尼佛!
感恩老法师辛勤的教导!
感恩共修平台的各位老师辛勤的付出!
惭愧弟子b01512顶礼敬呈
2018-11-22
“信愿持名”一生不变——学习《陀经要解》体会
尊敬的共修网平台师兄、邦著师兄:
阿弥陀佛!
感恩师兄们为我们提供了学佛平台、为我们安排好学习次弟,让我们能在浩瀚的佛法中如理如法学习,谢谢!再次感恩!
这段时间在学习净土宗其中一部大经《佛说阿弥陀经要解》,学习结束,心中只留下“信愿持名”印象。现将学习体会汇报如下,如有不妥之处,请师兄们批评指正!
题目《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佛说阿弥陀经”这六个字是经题,“要解”两个字是注解的名题,一个是“经”,一个是“注”。“经”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说;“注”是明朝末年蕅益大师对经的详细解释,也就是将佛所说的经典现代化、本土化。
今天我们由于没有文言文的基础,所以也未必看得懂蕅益大师的《要解》,幸亏有净空老法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要不我们要想看懂蕅益大师的《要解》,也是难中之难,对净空老法师感恩不尽!
本经是“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对本经的注解是“清西有沙门蕅益智旭”。蕅益大师对本经注得非常圆满,印光老法师曾经说过,即使是阿弥陀佛到我们这个世间来,要给《弥陀经》做个注解,也不能超出其上。这是印光法师把这个注子赞叹到了顶点,甚至于就肯定了这个注解就是阿弥陀佛自己的意思,完全没有错误。
印光大师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这是我们现代人都知道了,蕅益大师的身份没有显露出来,当然一定也是个再来人,绝对不是凡夫在一生当中能够有这样的成就。
那么蕅益大师究竟是什么人?如果按照大势至菩萨化身的印光大师来说,蕅益大师要不是阿弥陀佛再来,也必定是观世音菩萨之流,否则的话,当不起大势至菩萨如此的赞叹。那么这个注解对于我们来说,就非常的重要了。如果我们学习明白了,把经中理论和方法境遇都搞清楚了,依照经中的理论方法去修学,大师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一生当中便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退成佛。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
佛把教学的目标的方法都为我们说出来。佛教学的目标就是让众生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让众生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又因佛知道万物真相——迷悟不同,因此佛教学的内容的方法也不相同,顺应众生的根性,方法无量无边,让每个众生都得到利益。
“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佛离我们很远了,我们没有机会面见佛,所以不知道自己适合哪个修学法门。这部经佛为我们说出了未法众生修学法门——信愿持名,念佛求生净土。
全经从“序分”,十六位声闻众的尊者劝我们相信西方极乐世界,相信阿弥陀佛;通过文殊、普贤两位大菩萨劝我们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通过弥勒、常精进菩萨劝我们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在“正宗分”,通过详细说明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环境、导师阿弥陀佛的庄严,西方极乐世界佛和诸上善人、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佛与大众种种庄严以及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所得的殊胜利益——圆证三不退。
为了让众生们生起向往之心,“六方佛”亲自证明西方极乐世界真实不虚,目的只有一个,让众生均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求生的方法也很容易——信愿持名。“信愿持名“叫三资粮,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的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一定要具足,蕅益大师为我们解释这部经,就是用“信愿行”这三个字。“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都如是。
“信、愿”是慧,所以“信、愿”从哪里生的?从智慧里面生的。你有信、有愿,换句话说,你就是具足了圆满的智慧。“持名为行行”,“行行”是福,所以念佛人“信愿念佛”是福慧双修,所有一切法门当中,这个法门最容易最稳当。
西方极乐世界一切受用都是应念而生,变现出来的,也应验了佛说这部经的理论事实依据是“宇宙万有的本体,就是心性,它“能变”,宇宙万物是“所变”。“能变”是一个,“所变”是无量无边。心性是真实的,但我们却难以做到不动念。所以我们现前不是“心性”,而是“识心”,是被污染了的“真心”,要想把污浊的心恢复成“真心”,没有阿弥陀佛的帮忙,让我们断烦恼,我们自己永远办不到。
我们明了了,对于佛讲的这部经才能真正产生信心,然后才会依教奉行,今生就紧紧抓住信愿持名,念佛求生,永不改变!
感恩老和尚!
感恩共修平台师兄!
未学:(C00618)
2018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