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育
般舟三昧”好,我们不具备条件
发布时间:
2013-07-14 14:43
来源:
净土释疑网
作者:
访问量: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347集 2013年7月6日讲于香港
佛号从心生,从口出,再听进去
舍,实在讲还是不要,越早舍越好,为什么?你的心越专,不舍的时候还是不专,只是偏重还不够,一定要专。
真正一心专注,下面就有“定觉分”,那么由此可说,“七觉支”前面的五条属于“戒”,第六这就属于“定”,“因戒得定”,最后一条,因定开慧,智慧开了。实在说,世出世间法都没有办法离开这个原理、原则,这都是佛法的精华了。我们为什么学了这么多年功夫不得力?没有依照这个方法。这个方法懂不懂?懂,没用。知道有这个方法没去用它,如果早用它,“定、慧”就早就得到了。“定”是三昧,“谓觉了所发之禅定”,“禅定”就是三昧,“觉”了就是我们讲开悟,“因戒得定,因定开慧”。
末后,“念觉分”。从“定觉分”提升就是“念觉分”。“谓思惟所修之道法”。
这个跟我们念佛完全相应,念佛的成功没有别的,“二六时中,专念弥陀”。《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念觉分”就是“一向专念”,一个方向,西方极乐世界;一个目标,亲近阿弥陀佛;方法就是这一句佛号。念从心起,从口出音声,然后耳朵再听进去,这样能摄心。佛号从心生,从口出,再听进去。这都是古老的祖师大德们他们得三昧、开慧的经验,流传给后世,谁学会了,谁就成就,它不难。
对治“昏沉”、“掉举”的方法
在佛七当中,同学们常常有两种障碍,这个障碍是普通的障碍,有,不要害怕,为什么?每个人都有,都经历过,没有一个没有经历过的。一个就是定不下来,佛七里头念佛,想定下来妄念很多,这叫“掉举”,妄念伏不住,佛号也压不住。另外一种,跟这个相反,没有妄念,昏沉,念不多久就打瞌睡了,这个是我们可能大家都有经验,念佛堂有人打呼噜,睡着了,这叫“昏沉”。一个“昏沉”,一个“掉举”,怎么对治?“七觉分”可以对治。如果是“掉举”,就是心里头七上八下,妄念伏不住,就用前面三个方法,“择法”、“精进”、“喜”,用这个方法来对治。要是“昏沉”,“昏沉”用前面三个方法;这个“掉举”用后面这三个方法。“掉举”的时候用“舍”、用“定”、用“念”;“昏沉”的时候用“择法”、“精进”、“喜觉”。你譬如说,止静的时候,“昏沉”最容易在这个时候发生,止静大家坐下来,很容易这个时候打瞌睡,那怎么办?你就不坐下来,你经行,你选择经行的方法、走动的方法;还不行,有的时候走着他也打瞌睡,那怎么方法?再选择拜佛,你到佛前面去礼拜,止静十五分钟,你就拜十五分钟,用这个方法。所以可以选择方法对治“昏沉”跟“掉举”。心七上八下,就用“舍”、用“定”、用“念”,用这个来调整,这个是念佛堂当中用得最普遍的,禅堂也如是。
般舟三昧”好,我们不具备条件
吉祥云比丘这是出家人,修“般舟三昧”。“般舟”不是普通人能修的,一期九十天,九十天不能睡觉,不能坐下来,所以它也叫“佛立三昧”,九十天他可以站着,可以走动,不能坐下来,不能躺下来。所以这个要年轻、体力很好,多少得有一点定功,心地清净才能修,普通人修这个肯定出毛病,这个比打精进佛七还难。
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佛,李老师是专修净土的,他告诉我,老实念佛就好,不要打精进佛七,当然更不需要“般舟三昧”,为什么?现在这种根性的人没有了,你要勉强去做,一定出事情,而且你得不到效果。真正修“般舟三昧”的,有成就的,最低的成就功夫成片;再向上升的,那就是事一心不乱,等于证果。不可以跟人家依样画葫芦,你画得不像,用这个欺骗别人,也是有罪过。有没有欺骗的?有,我看见过的。法师修“般舟三昧”,闭关,他关在里面睡大觉,我们也看不到嘛!他哪里是真的在修,不可能的事情。“般舟三昧”修出来的时候,智慧现前,禅定现前,智慧现前,这肯定的。李老师教我,一生不要去打这个精进佛七,他告诉我他到台湾曾经打过两次精进佛七,都出了问题
……
“精进佛七”好,我们不具备这个条件;“般舟三昧”好,我们也不具备条件,不可以这样做法。
锅漏匠的条件最适合当今念佛人
我们的条件是什么?是锅漏匠的条件。谛闲老和尚那个教法对我们是最有受用,不会出一点毛病。他教锅漏匠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念,不分昼夜,就一直念下去,一点压力都没有。什么时候累了,什么时候躺下休息一下,休息好了起来接着念;甚至于躺着休息衣服都不要脱,你念佛的时候穿着海青,我休息的时候跟海青和衣而睡,一起来马上进念佛堂,白天、晚上都是这样的,一句佛号念到底。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洗澡去洗澡,一点障碍都没有。锅漏匠三年成就了,预知时至,自在往生,站着走的,往生之后还站了三天,谛闲老和尚替他办后事,这个可以学。这个榜样就做给我们看的。
锅漏匠不认识字,没念过经,一天经也没听过,你问他什么,他就是一句“阿弥陀佛”,除一句“阿弥陀佛”之外,他什么都不会。一生四十多岁才出家,吃尽了苦头,对人生真的丝毫留念都没有了。老和尚传他这个法门如获至宝,一心一意专念这一句弥陀,他就成功了,这是我们末法九千年最好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他。
要打个佛七用这个方法好,人也不要太多,念佛堂的隔壁就是休息的,休息就可以用躺椅就行了,人可以躺下来整个放松,没有仪规。大家在一起念佛,以绕佛为主,就是经行,以这个为主,对身体健康有帮助。绕佛、拜佛、止静,止静就是坐下来念佛,坐下来念的时候不要出声音,默念。念佛出声音,就是站着念佛出声音、绕佛出声音,坐下来不出声音,跟着念。感觉到疲乏就去躺躺,躺个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没关系,醒过来赶紧念。好啊!不分昼夜,没有丝毫压力,也不需要有人领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