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育

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481集


 

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481

净空法师 佛历三零四四年七月廿八日 西历2017918 讲于 英国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经教里常说“三途一堕五千劫”“得人身”确实不容易!

 

请看《大经》科注,第一零五六页第五行看起:

【科】丁四、精进求法

请看经文:

【经】 当起精进。听此法门。为求法故。不生退屈谄伪之心。

念老的注解:

【解】当起精进心,听受此法门。右复深劝大众,坚信此净土法门与无量寿经。首云:“为求法故,不生退屈谄伪之心。”盖以四弘誓愿中,法门无量誓愿学。何况此净宗乃第一之法,而此大经复是净宗第一之经。弥陀因地发心曰:“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求正觉者首应求正法。故不应自生谄伪之心。“退”指退转;“屈”指弯缩;“谄伪”指虚妄。

这些经文让我们深深体会到诸佛如来、祖师大德苦口婆心的劝勉我们,唯恐我们在这一生把这个机会错过了,那叫真的太可惜!

佛在经上常说“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确实不容易!经教里头常说“三途一堕五千劫”,为什么说这个话?六道轮回,三恶道最容易堕

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可以说是在一天当中造恶业。身,恶作;口,妄语两舌;意,起心动念。冷静思维观察,确实不善的多,善的少

“身三、口四、意三”就是“十善业”。

善的念头多、善行多,善业,上品——升天;

中品——人道;

下品——阿修罗。

我们不能不知道。

造恶业,恶业堕三途,上品恶业——地狱;中品——饿鬼;下品——畜生。所以“人身难得”是真的,机会太难了!

得人身,这一生当中没有闻到正法,所造的业与“十善道”完全相违背,这怎么得了?!来生得不到人身(“中品十善”得人身),得不到人身到哪里去?三途去了。

三途再有多久才有机会让我们又到人间来一趟?佛给我们讲——五千劫,你说多可怕!就算是小劫,经上佛常讲的小劫,人寿最长的时候八万四千岁,长寿,最短十岁,有加、有减,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减劫”,每一百年减一岁,从八万四千岁减到我们这个时间,就算一百岁,一百年减一岁,减到十岁,快了。这桩事情仔细去观察,很可怕!一增一减从八万四千岁减到十岁,然后再一百年加一岁,从十岁加到八万四千岁,这叫“一个劫”,小劫,不是大劫。这一增一减多长的时间!

如果我们堕三途了,在三途要待五千劫,佛经里面通常讲的是“大劫”,我们是讲“小劫”,小劫都太可怕了,时间太长了,真的!佛在经上有比喻,“头出头没”,头往水下面走的时间长,伸出水面呼吸一点新鲜空气,那是“头出”,时间很短,这个比喻好懂!说明六道好像是大海,我们现在沉在这个水里,“头出”的时候时间少,“头沉”在下面时间长,不成比例。

想到这个苦,现在佛告诉我们,我们得人身,闻佛法了,这机会来了,这个机会可以帮助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出离六道轮回,不再搞这个把戏了,这是真正幸运的人!得人身,闻佛法。

 

现在是佛的末法时期佛法到现在是变质了

 

现在是释迦牟尼佛末法时代,佛的法运,释迦牟尼佛出世,法运一万二千年。

通常讲“正法一千年”,也有很多人说“正法五百年”,都有根据,都不是随便说的;“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

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天,两千多年了,无论是“正法”、“像法”都过去了,现在是“末法时期”。“末法”一万年,现在差不多过一千年了。

现在是末法第二个一千年,往后一代不如一代,我们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对净宗才能真正生起信心。

佛法虽然好,记住,“末法时期”,到“末法时期”这三千年,变质了

我们从历史里面去看,就算在中国,佛法是东汉明帝时候传到中国来,汉明帝永平十年,到今天两千年了。两千年前,前面这一千年是佛的“像法时期”,还有一点像佛法,无论从哪方面去看,是没有正法那么兴旺,还有个模样在。

今天到“末法”,传到我们这个年代,像不像?不像了,真的是“末法”了。现在佛法的衰,我们说十年十年来比较,后一个十年比不上前个十年。我们从接触佛法六十年了,佛法不是向上提升,是往下坠,这个十年比不上上个十年我们想象当中,下面十年比不上这个十年,这问题很严重!

古圣先贤著书立说把经论讲解得清楚、讲解得明白,便利后人容易契入,生起信心,依教修行。

 

世界上的文字只有中国汉字能保存长久

 

佛法传到中国,我有个直觉的感觉:为什么当时印度这些高僧大德那么热心把佛经送到中国来?中国也有不少人到印度去取经,可以说佛的经教在印度失传了,没有了,一本都找不到了,佛的经典全在中国。我从文字学里面体会到:那些印度人、中国这些高僧大德们有智慧,大慈大悲,不怕艰难,不怕困苦,把这些经传到中国来,干什么?保留下去。

佛灭度集结经藏用的是梵文,梵文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西方这些汉学家告诉我们,时间不能长久,二三百年之后语言的音声变样子了,文字记下来的时候看不懂了有几位汉学家告诉我,莎士比亚去我们不远,四百年,他的作品现在就有很多人看不懂了,再过二三百年没人懂了。梵文也不例外,也是有这个问题,所以经典传到中国来,用中国的汉字文言文翻出来保存。

为什么?汉字文言文超越时空,不受时间限制,两千年前的经典,今天看得懂,不会把意思看错,再过两千年以后的人还看得懂这是当年的那些大德大慈大悲,只有中国文字能保存长久

让我们想到,今天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有没有圣贤出来?有,有没有好东西留下来?有。由于文字是拼音文字,三五百年之后真看不懂,它存在的寿命不长,不像中国文字千年万世。只要你学会了汉字,你学会了文言文,你都能够看得懂、都能懂得它的意思,不会错会。汉学院也是由于这个原因。

 

唐太宗用《群书治要》统治国家成就“大唐帝国”

 

我们看到现在学习汉字、文言文的人愈来愈少了,如果以后大家不学了怎么办?不学就完了。《四库全书》不容易!五千年,上下五千年。这些圣贤、这些读书人,读古圣先贤书的人没有了,那就跟外国文字一样了,再有三百年、五百年之后,没人懂了,那是什么样子?那社会很可怕!为什么?伦理的教育没有了,道德教育没有了,因果教育没有了,圣贤教育没有了;纵然科技发达,社会就会走向黑暗,没有智慧,人跟禽兽没有两样,弱肉强食,那个世界多可怕!

所以今天我常说我们只有十年时间,十年继承下来,发扬光大,传给后世,无量功德。大家认真努力,苦读十年书,学汉字、学文言文,把《群书治要》继承下去。《群书治要》是《四库全书》的精华篇。

《四库》太大了,没有人能读得完。所以古人,这是唐太宗他下令编的,当时的动机是为自己。他做了皇帝,统治这么大的国家,用什么来统治?他就想到古圣先贤的智慧、道德、能力、方法,他要这些东西。到哪里去找?到古籍里头去找。所有这些图书他都把它集中起来,找这些专家学者在这里面挑选他所要的,他要的也就是我们所要的。

第一个,帮助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度过幸福快乐的人生,我们要不要?哪个人不要?都想!《群书治要》能帮助你达到真的像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中国古籍《四库全书》,读这些书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读书不苦,苦是什么?你没有理解那就苦,你把它念懂了,快乐——第一个目标。

第二个目标,帮助你家庭幸福、家庭美满,家和万事兴,你要不要?幸福美满的家庭。

第三个,帮助你事业,无论你从事哪一个行业,《群书治要》里头是智慧、是理念、是方法,你只要抓到了,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都能帮助你事业提升、帮助国家富强、帮助世界和平。

唐太宗抓住了,成立一个小组花了五年的时间完成。唐朝他领头读这部书,王公大臣个个都要读这部书,建立什么?“见和同解”,对宇宙人生看法、想法就统一了。唐称为“盛世”,后人念念不忘,伦敦还有唐人街。

唐太宗的编辑,只编辑到他那个时代,他以后没有了,所以这部书是从三皇五帝到东晋。东晋以后你看,有隋、有唐、有宋、有元、有明、有清,再到民国,这一千多年好东西有,不少。所以我就想到续篇,我们汉学院最后的使命是把《群书治要》的后半部补足,也就是刚才讲的六个朝代,一千多年。典籍统统在《四库》里头,要到《四库》里面去找,把它找出来,按着我们的需要,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依照这几个大的项目把这些东西再找出来,补足原书之不足。这个功德不可思议!这个利益是千年万世,功德跟唐太宗一样,积集无比殊胜的大功德,这个成就救往后千千万万的人。汉学院要干的是这个事情,所以要发大心、要发大愿,为千年万世的后人,后代的子孙,真正给他幸福圆满。

佛法早已经就跟中国传统文化接轨了,变成一体了、变成一家了。儒、释、道是一家、是一体,我们要认真努力来学习

我是把这么多年来佛门这些同学、佛门的弟子们,财物的供养,我统统献出来供养大家,让大家在物质生活上能够安心,没有忧虑,一心一意好好去读书。

儒家的书最重要的《四书》,可以说是“儒学纲要”、“儒学概论”;在佛法里面就是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代表整个佛法《四书》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根,这是本。

过去读书人一直到民国初年还有,“四书、五经”统统能背是几岁?十五岁,我们怎么能跟人比?他从几岁开始读书?从三四岁。张老师编的这个《圣学根之根》,都是在十岁之前完成的,十岁到十五岁,五年,“四书五经”统统背过。说实在的,我们的福报比不上他们,我们的智慧跟他们相差远了,我们没有他们的好运。

 

西方很多学者都肯定中国传统文化能救全世界

 

这么多年来我常常想着:怎么样帮助一些年轻人让他们读古书、古汉语?缘分都不成熟。

二〇一五年,我参加联合国的活动之后到英国来访问,是我第三次到英国来,遇到休斯校长他来看我,我们第一次见面就谈了三个半小时,谈到这些问题他就告诉我:我们来办汉学院、来培养汉学继起的承传的人才。我说好!那太好了!没想到他真干,他比我热心,我受他感动。所以汉学院的功劳,他应该是第一,我是第二。我不如他,我认为说难,这一生当中没指望,没有想到他真做到了,我佩服他

今年又提出一个“和谐博士班”,这是培养全世界每一个宗教里面的合格的传教的老师,真正能把他们的经典读通,讲清楚、讲明白——“宗教不是迷信,宗教是教育”。

西方的学者很多人都肯定,中国传统文化能救全世界,我相信,谁来干?我这个年岁不行了,九十一岁我今天唯一的一条道路,就是这一部经、就是这一句佛号,希望这一生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自己的愿望就满足了。

留在这个世间帮助大家,帮助发大心的年轻人,校长也在帮助,还加上王子——查尔斯王子,希望大家珍惜这个缘分

这个缘分我等了几十年,没想到等到这个年龄才遇到!希望十年之后,你们都能成就。根扎下去了,没问题了,一切宗教里面的弘传的人才也都培养出来了。

 

宗教教育在这个社会复兴,世界和平就出现了

 

宗教教育在这个社会复兴,世界和平就出现了

宗教教育”是什么教育?爱的教育

诸位要记住,所有宗教他们的经典,你去研究他们的东西,共同的——“仁慈博爱”,这是宗教的,“仁慈博爱”是他们的核心,人都能做到这四个字。

所谓“上帝爱世人”、“神爱世人”,神心中有我,我心中有神。神心中有我,我跟神是一体。这种概念认知几乎每一个宗教经典里头也有。所以“宗教教育”重要!

宗教教育”最终极的目标就是告诉你——“神心中有我,我心中有神”、“神爱世人”、“我爱世人”、“我跟神一样的爱世人”,这是宗教教育的大根大本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走这条这是宗教光明大道,爱人就不会害人、爱人就不会骗人,真正做到大公无私,爱别人胜过自己,为苦难众生牺牲生命也值得、也不后悔!佛教里面讲的佛菩萨。

 

蕅益大师告诉我们:具足“深信切愿”,极乐世界你就有份了

 

我们再往下看,下面这一段经文只有两句:

【科】喻无疑悔。

【经】设入大火。不应疑悔。

【解】“设入大火”。“设”者假设,盖谓倘因求法,身入大火。亦“不应疑悔”。

这个事情难!念老注解里头有。

我们看注解,看底下这一句:

【解】当如弥陀因地“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始是深信切愿也。

具足“深信切愿”,蕅益大师告诉我们,极乐世界你就有份了为什么?下面只要念佛你就往生。

所以“深信切愿”是“大“菩提心””、“无上菩提心”,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需要这样的人,深信切愿的细说就是这部经,这部经从头到尾就是讲我们深信不疑,切愿往生,非常恳切的愿望求生净土。所以后面这一句好,“始是深信切愿也”。

再看下面经文:

【科】丁六、征释所以

【经】  何以故。彼无量亿诸菩萨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门。尊重听闻。不生违背。  

这是假设一个问题,有人来问为什么。为什么要相信极乐世界?为什么要愿生净土?世尊在此地给我们的答复比前面所说的,十方世界无量亿诸菩萨,单位是“亿”,“亿”前面不是几个亿、十几个亿、百亿、万亿,不是!无量亿,什么样的人?“诸菩萨等”。这个不能不知道。这些菩萨们统统都求此微妙法门,没有缘分的求不到、没有缘分的当面错过。所以,真正能信,愿求西方,不是凡人,他是过去生中,无量劫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他有这么深厚的善根,这一生遇到佛法他就相信,遇到佛法他就能发心。我们跟他相比还差一段。

念老这注解注得好!

【解】“何以故?”乃世尊自问之语,其下则从正反两面,深显其义:一、正者,如《菩萨往生品》所明,彼等无量无数十方世界诸菩萨众,皆求此微妙法门,尊重听闻,信受奉行,悉生极乐。

真往生真去了。

下面这一句:

【科】丙四、菩萨难得欲闻以劝

【经】 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是故汝等。应求此法。  

这个话说得多么恳切、多么难得!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

【解】二、反之“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

这是什么原因?我想大家都能想到——业障。他有障碍,不是外面来的障碍,那就是里面的烦恼习气也会自己制造障碍,经读不下去,念念念念就念跑了,妄想杂念就起来了。如果有这种情形,一定要克服、要忏悔,要求佛菩萨加持,要不然一生决定空过,再得人身,记住五千劫以后。不是死了以后就能得人身,死了以后肯定堕三恶道,非常可怕!三恶道太苦!所以这一句,“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

“是故汝等。应求此法。”

念老解里头这是第二句:“二、反之‘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

 

虽然踊跃参加听经、念佛、打佛、法会等,但心不清净是大病

 

【解】下一品中复云:有一亿菩萨以不闻此经,而退转于无上菩提。

这太可惜了!这样的人在我们现前这个世间,或者学佛同学这个圈子里头,你仔细去观察,很多!讲经他来听,念佛他来参加,打佛七、三时系念法会他都来,就是心不能清净、心力不能集中,换句话说,妄想、杂念、分别、执着缠绕着他,他没有能力克服,怎么办?这是大病,比癌症还严重癌症不过是身体,这个是你生生世世闻不到佛法的原因在这里,得人身不闻佛法可惜了

畜生道闻佛法都能往生。畜生往生的不少,有记载,都是我们的好榜样。所以“不闻此经而退转无上菩提”。“不能往生”就是退转。

【解】是从反面以劝坚信也。末后总结全品,慈悲咐嘱,谕云:“是故汝等,应求此法。”

这句话释迦牟尼佛讲的,我们要牢牢的记住。佛苦口婆心来劝告我们,我们半信半疑或者烦恼习气,对不起佛菩萨,这是真的。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