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育
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503集
发布时间:
2019-09-08 22:30
来源:
佛陀教育网
作者:
净空法师
访问量:
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503集
净空法师 佛历三零四四年九月初九日 西历2017年10月28日 讲于 中国香港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学教不能开悟、念佛不能往生的原因——心不诚
请看《大经科注》第一〇九三页第三行看起:
【科】戊二、决定往生。
语气非常肯定,让我们学习的人一丝毫的疑虑都没有,这一品一共有八首颂,一首四句,我们学过前面三首,今天从第四首开始。
请看经文:
【经】如是一心求净方,决定往生极乐国,假使大火满三千,乘佛威德悉能超。
这首偈依照前面所说的修行决定往生,就在这一世,真正究竟圆满功德。从这些地方我们才真正了解,世尊为我们宣说“信愿念佛往生”是无比殊胜的大事,普度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苦难众生,只要你能够相信,只要你愿意往生,肯念这句“阿弥陀佛”佛号,没有一个不往生。
这个四句偈正如念老的注解里面所说的,我们看注子:
【解】如上种种胜妙功德,均以至诚心、不二心回向净土、求生极乐。
这个地方我们要特别注意的就是“至诚心”、“不二心”,太可贵了!
学教不能开悟,念佛不能往生,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心不诚,不是真诚心。“至诚”是真诚到极处。
念佛、学教、持戒心里头都有杂念、都有妄想,分别、妄想、杂念习气太深了,把你的诚心、把你的专心全破坏了,所以你不能成就。怎么办?
早年,我第一次跟章嘉大师见面,我向他老人家请教,那一年我是二十六岁。我说:方老师告诉我佛法的殊胜、佛法的功德利益,我听懂了,向大师请教佛门有没有方法让我们很快就能契入?大师听了我这个问话,看着我,他也不说话,看了半个多小时,才开口说了一个字:“有”。这一“有”他又不说了,大概等了有十几分钟(前面一句话等了半个小时,后面这一句话等了十分钟),告诉我:“看得破,放得下”,六个字。
我好不容易在他老人家会下得到这六个字,这六个字很简单,我这一问他就能答了,为什么他不答?他看着我看半个小时,我也看着他,多少年之后我在讲经,不知道哪一部大经忘记了,豁然明白了,为什么不给我讲?我这个心不诚,心里头还有妄想、还有疑虑,还是三心二意,所以不给你说。说了怎么样?没用,你得来太容易了,一定是看到我(我们年轻心浮气躁)、等到我们浮躁的气散了、心专注了再给你说,这就是教学的微妙处。
等了将近半个小时心里头定下来了说个“有”字,说个“有”字,我们年轻浮躁的气马上就跟着起来了,他又不说了,再等十分钟,让你这个气、浮躁的气再下去,他再给你说。可见得“真诚”、“专注”(“不二”就是“专注”,心里头没有妄想、没有杂念这就是“至诚不二”)给你讲才有受用,为什么?你一辈子不会忘记,得来不容易。
老师教学生因材施教,没有一定的方法,应以什么方法得度,他就用什么方法,这是佛门里传法的妙处。我们学了这么多年终于明白了,明白怎么?这个至诚心、专注的心怎么样?当然有进步,虽有进步,达不到佛菩萨的标准,怎么知道没达到标准?真达到标准就开悟了、智慧就现前了。智慧能解决一切问题。
世法放下,佛法也放下,只留着“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悟”有小悟、有大悟、有大彻大悟。你们同学要来问我,我有没有悟处?我告诉你有。哪一个层次的悟处?小悟,没有到大悟,大悟是菩萨,大彻大悟成佛。
障缘知不知道?知道,没有能够彻底放下,还有一些事情纠缠在心里,问题在此地。也就是知道我自己有什么毛病,我心里很清楚,怎么治?用什么方法治?就是放下,彻底放下,世法放下,佛法也放下,只留着这八个字——“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二六时中无论是白天、晚上心里头只有“信愿持名、求生净土”,其它的念头没有了,这个人大悟。我还没有到,我在求提升到这个层次,提升到这个层次往生自在了,我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再住几年也没关系。住几年为什么?是为帮助苦难众生,不是为自己,为自己现在就去,自己没事了。
佛法今天有危机,希望跟我学佛的同修发心出来学教
佛法在今天有危机,什么危机?真正修行的人太少了!如果不是真修,佛法将来会断掉,那怎么办?这桩事情不能说不管,我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我管不了了;管不了也要管,你要不管对不起人。历代的这些大德好不容易传了三千年,传到今天,我们遇到了又要断了,居然狠心不管它了,这个不可以,这不是报佛恩。一定要管,至少要像海贤老和尚一样做个好榜样给大家看,续佛慧命。
希望跟到我在一起学佛的同修有发大“菩提心”。有没有?我相信有,发心出来学教。
“学教”是什么?学讲经。不能讲一切经,《华严》、《法华》、《楞严》、《圆觉》、“法相”、“般若”这些大经大论,至少也要把这部《无量寿经》,依靠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自己先把它读通,然后把它讲清楚讲明白。我专弘这一部经,行!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的总结,就在这部经上;这部经讲通了、讲明白了,等于把释迦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你全都搞清楚、搞明白了。最后放下万缘,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圆满功德。所以“至诚心,不二心,回向净土,求生极乐”。
阿弥陀佛保佑真念佛人不受大灾难、小灾难
【解】故云“如是一心求净方”。佛则为之授记曰:“决定往生极乐国。”如是之人,临命终时,“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彼国土”。
这是说纵然你遇到大灾大难,这个大灾难是什么?星球在空中爆炸了,有没有这一天?有。实际上讲,这种情形天天都有。只是距离我们太远了,我们没有看见。每个太阳系,太阳系太多了,无量无边,太阳系发生爆炸那个亮点没有了。亮点是什么?火光。可是行星爆炸我们就不知道了,行星不发光。太阳是火球,统统都是火球,晚上看到的星星全部都是太阳。有太阳新生,有太阳毁灭。太阳毁灭,就是“大千世界满中大火”,这个太阳系出问题了。这么严重的大灾难,念佛人、求生净土的人没事。阿弥陀佛加持他,也会帮助他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他能超过,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几句话要记住,这是什么?这是阿弥陀佛发给我们的保证书,保证我们在这样的灾难,都不堕三途。永远脱离轮回,往生净土。你要真清楚、真明白了,真回头、真放下了,你得到这八个字的保佑,你能超过一切灾难。太阳系的毁灭就是宇宙大爆炸,这是最严重的,都没有事情,何况一些小灾小难,那还有什么问题?!所以说,“如是之人,临命终时,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彼国土”。
【解】故云“假使大火满三千,乘佛威德悉能超”也。
保证书,保证念佛人不受灾难。大灾难都不会有,何况小灾难!
小灾难,有时候与众生有共业。地球上灾难很多,几乎天天都有,不定在什么地方。念佛人会不会遇到?遇不到;纵然遇到,他没事。念佛消业障,经给我们做证明。
【科】丁二、难知难闻
这个法门不容易听到,听到之后怎么样?不能完全接受。不能完全相信,半信半疑,这都不能往生。
这里头有两小段:
【科】 分二 戊一、佛智难测
一共有六句,我们把经文念一遍:
【经】如来深广智慧海。唯佛与佛乃能知。声闻亿劫思佛智。尽其神力莫能测。如来功德佛自知。唯有世尊能开示。
这个“世尊”——释迦牟尼佛,如来的功德他自己知道。声闻、阿罗汉,这是了不起的人,小乘的圣者,他要去思惟佛的智慧,用一亿劫的时间去思惟佛的智慧,“尽其神力莫能测”,都不知道,没有办法测度。
所以末后做一个结:“如来功德佛自知。”唯有世尊,成佛了,唯有佛才能开示,才能把这个事情讲清楚、讲明白。
这一段文,诸位一看念老注解里面注得多、注得详细,不是念老,一般人不能这样详细地解释。
我们的见解含着“凡情”,对如来所证的圣智听不懂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
【解】右段表佛智深广,唯佛能知。
佛自己知道,成佛的人都知道。没有证到究竟的佛果,等觉菩萨还不能完全知道,我们将来能不能知道?答案是肯定的,能。为什么能?“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换句话说,“佛智深广”,人人自知。可是现在不知了,为什么?被“无明”盖住了。
三大类的烦恼:第一个是“无明”;第二“尘沙”,“尘沙”是烦恼多,像微尘、像沙一样,太多了;第三叫“见思”,“见”是你的见解,“思”是你的思想,你的见解、你的思想都是错误的,都不是真的。这三大类的烦恼障碍了你,“自性”里头圆满智慧不能现前,所以要修行。
【解】二乘贤圣,皆不能测,何况凡夫。
“贤”是三果以前,“圣”是四果罗汉,对佛的智慧完全不知道。所以“皆不能测,何况凡夫”,凡夫不知道就不稀奇了。
【解】故应舍尽执情,唯当仰信。
我们对佛怎么办?我们有严重的执着,“情”是带着“凡情”的这种知见,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见解里面都含着“凡情”,所以对于如来所证的圣智听不懂,无法接受。怎么办?底下教给我们,“唯当仰信”,我对他相信。凭什么相信?凭他是佛、是菩萨,我对于佛、对于菩萨非常仰慕恭敬,所以我相信他们说的话,他们说的话是从“自性”里流出来的。他们这些人已经“转识成智”了,“转八识成四智”,换句话说,他们已经把“情”转变成智慧,我只好相信他的话,他的话是什么?就是世尊为我们说出这一部《无量寿经》。
我们读这部经很多地方不能理解,黄念祖老居士给我们做详细的解释让我们逐渐明白了。黄念祖老居士、夏莲居老居士是什么样的人到世间来我们不知道,不知道没有关系,只要你能够“仰信”你就得益处。他们的话不是假话。尤其念老注这部经,注解几乎每一句、每一小段都引经据典,帮助我们起信,不是他说的,经上讲的,那能不相信吗?!
念老为什么要引经据典,找了一百多种参考资料,为什么?怕人不相信,所以用这个方法,不是我说的,经上说的,古来祖师大德说的。
我们对这些人有“仰信”,所以对于这部经最后总结我们不怀疑,我们能接受,我们能发愿求生净土,这就好办了;后面就老老实实念这句佛号,不要再有三心二意,这就对了。
来生纵然得人身,未必能遇到佛法
【解】今幸具信慧,能闻此法,切莫错过今时。
今天我们非常幸运,具有一些信心,有一点小智慧,“能闻此法”,你能够听,把它听完。没有信慧善根的人,他听了掉头就去了,他听不下去;能够坐下来把这段经听完,还有信、有慧,这个“信慧”是过去生中修积的,这一生中又碰到了,“能闻此法”。
下面这一句劝导我们:“切莫错过今时。”机会难得,如果这次错了下次再遇到,不知道是哪一生、哪一劫了,不是来生就遇到;来生纵然得人身,未必能遇到佛法,这是事实,我们看到很多。我们一定要提高警觉,机会一纵即逝,一定要把它抓住,牢牢地抓住。这就对了。
佛法的教学就是教你“看破放下、回归“自性””
【解】“海”者喻也。如来智慧,深广无涯,犹如大海,故云智慧海。
前面我提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个话是佛说的,不是菩萨说的,佛在《圆觉经》里面说的,佛在《华严经》上也有说过,这大乘经教,佛常说。
我们要觉悟,佛叫我们“放下”,为什么?因为你这些放不下的东西把你的善根、把你的智慧堵死了。你有,你有跟如来一样的深广智慧海,就是因为这些东西把它堵塞了,所以叫我们“放下”。统统放下了,堵塞通了,如来智慧深广无涯就现前了,原来统统在你“自性”里头。
所以佛法的教学教什么?什么都没教,就是教你“看破、放下”,回归“自性”。把“自性”的大门打开,那里头有深广无有边际的大智慧,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
【解】“唯佛与佛乃能知”者,如《法华经方便品》曰:“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
“诸法实相”是什么?整个宇宙的真相,今天讲科学,讲哲学,科学哲学都是讲的宇宙万有的真相,实是真实,只有佛的智慧才能究竟“诸法实相”。
【解】又云:“无漏不思议,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可见佛所成就无漏、甚深、不可思议之微妙法,究竟“诸法实相”,唯佛能知也。
我们学佛终极的目标是成佛,因为习气烦恼太重了,就是放不下。怎么办?太难了!阿弥陀佛慈悲,他帮助我们这些人,就是我们这一类放不下的人建立一个极乐世界,接引我们这些人往生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你一切放下了。为什么一切放下?一切具足,你所想的都在面前,随心所欲,思衣得衣、思食得食,要不要收藏?不需要。帮助我们彻底放下,阿弥陀佛用的方法太巧妙了,你宫殿放不下,极乐世界的天人,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宫殿随身,我走到哪里宫殿也到哪里,我要把它放下就放下,要它现前就现前,一点不操心,他真能放得下,不像我们这里,我们放下就没有了,原来他放下,随时想要随时现前,到极乐世界才彻底放下, 最后把这个放下的念头也放下,没有了,就成就了。
【解】“声闻亿劫思佛智,尽其神力莫能测”者。
声闻、阿罗汉,都没有办法想到佛的智慧,何况这些六道凡夫!
“信力坚固”这四个字对修行人要紧!
【解】如《法华方便品》云:“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
言词是假的,不是真的。
能够示给你的都是假相;“诸法实相”没有办法显示给你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上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都是《金刚经》上说的。
所以佛有没有办法?佛有善巧方便,善巧方便达到了究竟,是教你,你真能够接受净宗法门,你就等于把整个佛法都得到了;只要你肯修行,修行太方便了,相信有极乐世界,是真的不是假的,愿生,我这一生决定想到极乐世界去,其他的我都不要了,记住这句话,不要的,统统放下了,你才能到得了极乐世界。你有一样放不下,到不了,它障碍你,阿弥陀佛不会来接引你。所以有愿,真愿。真信真愿,真正念佛,像海贤老和尚,一天到晚就这句佛号,念珠,珠不离手,佛不离口,就对了。
这句佛号不能间断,如果间断了,你马上要觉悟到,我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连线,这个线又断掉了,赶快把阿弥陀佛捡起来,又通了。忘掉了,就断掉了;不能忘掉,一切时一切处畅通无阻,你念佛功夫到家了,这就成功了。
《方便品》后头还有几句,我把它总念下来:
【解】诸余众生类,无有能得解。除诸菩萨众,信力坚固者。”
这两种人得利:一种菩萨,另外一种凡夫,信力坚固凡夫他得利。为什么?他真往生了。所以“信力坚固”这四个字要紧!我们完全依靠这四个字了生死、出三界,不再在这个世界上受冤枉苦了,这四个字重要!
【解】又云:“辟支佛利智,无漏最后身,亦满十方界,其数如竹林。斯等共一心,于亿无量劫,欲思佛实智,莫能知少分”。
这个话也是佛说的,都是在《法华经·方便品》里面说的,什么意思?念老说:
【解】盖谓佛之实智,非言语所能宣,是法不可示、不可说,除信力坚固之大菩萨外,余无能知者。“如来功德佛自知”者,如《法华经寿量品》云:“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诸善男子:于意云何,是诸世界,可得思惟校计,知其数不?弥勒菩萨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诸世界,无量无边,非算数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声闻辟支佛,以无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数。我等住阿惟越致地,于是事中,亦所不达。
这一句话重要!弥勒菩萨是阿惟越致菩萨,在他这个地位他成佛就差一个阶级了,现在是后补佛,等时候到了,他就下生来示现佛身,佛法又兴旺起来。阿惟越致菩萨对佛的智慧都不能了解,这一点我们要晓得。
我把这个念完,这后头没有多少了:
【解】世尊:如是诸世界,无量无边。尔时,佛告大菩萨众,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语汝等,是诸世界,若着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以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经表佛之寿量,补处大士亦所不达。是故佛之功德,唯佛自知。故下复云:“唯有世尊能开示”。开示者,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也。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流通分”越到最后越精彩、越到最后越重要、越到最后与我们关系越大,我们能够抓住,决定得生净土;我们稍稍疏忽,那吃的亏就太大了,真的,下一次再碰到是无量劫之后,不是几十年、几千年、几万年,是无量劫以后。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