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育

改变体质决不是药物能做得到的,心好相就好、体质就好


 

改变体质决不是药物能做得到的,心好相就好、体质就好

摘自净空法师《观无量寿佛经》第15

念念能为众生能为社会,有福念念为自己福容易享尽

 

人不能没有福报,没有福报就很苦。我们要解除眼前的苦难,不能不知道修福。

我们要想在这个世间事事都能称心如意,那就不能不跟一切众生广结善缘,这善缘结得多了,帮助的人就多。像做生意、做买卖,你发达、发财了,那是你有福!

福从哪里来的?不外乎你过去生中所修的,你这一生得福报;另外一种是眼前所修的,就是这一生当中所修的不修因哪来的果报?!念念能为众生,念念能为社会,这个人有福了。

如果念念都为自己、都为自己的家庭,诸位要知道这个福报再大,很容易享尽,享尽了就没有福了。

诸位很冷静的观察观察我们现前这个社会,你就会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也就晓得自己应该要怎样去做法。这是说法里面所讲的有大乘、有小乘。

【复有赞叹诸佛相好。】

诸佛的相好是果报,“果”必有“因”。“相好”是福也是慧。

换句话说,诸佛的相好是从福慧当中显露出来的,我们要想学佛的相好光明,一定要修福修慧,才能够得这个殊胜的果报。

前天有两位同修来看我,他们两位是空总的大夫,也是很虔诚的佛弟子,这些人常常接触病人。我就跟他说:生病的人病从哪里来的?病从妄想来的。其中有一位就跟我说,他说他的妄念很多,问我用什么方法把妄念除掉?你不想不就没妄念了!

他又告诉我读经,研究经里头的意思,我就告诉他不要研究,研究是什么?妄想!老实念就好,你何必去想它。

诸位要知道:所有一切的“想念”统统是妄想,“妄想”是疾病的根源

佛教我们“修定”,没有教我们“修妄想”,所以这个经典不能研究。研究它干什么?!老实念就好。念到自己心清净了,清净心起作用就是开慧,就是智慧开了。心地清净,人家来问你这句经文怎么讲法,你就会讲得头头是道,清净心起作用。

何况佛在许多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本经也说了不少,前后好多次说过从心想生因此我们心想什么变现什么,这心里的念头是能造能变,非常可怕!因此你为什么不用净念?为什么不起善念善念没有净念好,就是清净,净念好。

 

没有一切“善恶念”的念头叫“净念”

 

 “净念”是没有一切善恶念,一切善恶念统统没有,这个“念”叫净念。所以读经是净念,念佛是净念,以这两种方法来修净念、来修清净心最为殊胜。所以会修行的人要在这上面下功夫。

 

改变体质决定不是药物能做得到的心好相就好、体质就好

 

相好,人人都羡慕、人人都想得到,有没有办法得到?有。我们一般看相算命的都常说相随心转。佛的相好、菩萨的相好,为什么?心好!心好相就好。

我们要想相好,学佛的存心,学菩萨的用心,相自然就好,相真的会变。这是佛教给我们求福的方法,一点都不会错的。

我们身体健康,这是现代人非常重视的。这个体质的变化,现代所讲“改变体质”,“改变体质”决定不是药物能做得到的,这个药物用了,用得不妥当还起副作用。确实,这个药物用在甲的身上,他真的好了,用在乙的身上坏了,不是每个人都见效的。你要再问为什么?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相同。因此,对于这个药物有适应的,有不适应的,这是我们就事上来看。

如果要就理上来观察,那个药物好的,并不是他用那个药物好的,是心好,体质本来就好,不用也好,用了他也不妨碍。是这么个道理。心要不好,用什么药物都没有用处。

由此可知,佛法修持特别重在修心,心是主宰。又说到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话也是真的不是假的。怎样才有求必应?如理如法的求,就是合理合法,确实有求必应。求佛道、求菩萨道都能够成佛、成菩萨,何况其他,其余的那更小、更容易得到。

再看下面经文:

【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

这一句是讲“如意珠王”不可思议的德用。

《弥陀经》上讲,西方世界这些众鸟都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阿弥陀佛怎么变化的?这经上讲得详细,是从如意珠光中变现出来的。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这观音势至是代表,因为在西方极乐世界像观音势至这样的等觉菩萨太多太多,所以这经上讲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古德解释上善就是指的等觉菩萨,上善。可见得在西方世界,像观音势至这些菩萨太多太多。这些菩萨们放光,光中都化佛,如意珠也放光,光中化鸟。鸟的种类很多,《弥陀经》上举的几种是我们这个世间常见的,我们这个世间没有的,佛就不说,说了我们也不懂,只说说我们这个世间有的,说几种。其实这个珍禽太多太多,光中化的。光中化的就是阿弥陀佛变化的,为什么?那个能变化的如意珠是阿弥陀佛变化的。这是无漏称性的功德变现所生。

这些鸟也说法,此地跟《无量寿经》、《阿弥陀经》都特别说明是常赞念佛念法念僧,就是“念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