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育
《印光法师文钞》第一册(095)复永嘉某居士书三
发布时间:
2023-06-09 17:05
来源:
佛陀教育网
作者:
印光法师
访问量:
《印光法师文钞》第一册(095)复永嘉某居士书三
昨接手书,知又得麟儿①。喜甚。书中所说,皆有道理。张奂伯教子女之事,乃知体而不知用,不可全取为法。至于幼时,又须以因果报应之事,与净土法门之利益,于学堂回时,谆谆训诲。则子女现时蒙念佛之益,必能免意外之虞②。将来以为立家立业,及灭罪得福之本。若全不与学堂交涉,则不谙③时务。纵有作为,亦难进步,况庸常者乎。在家人必须先要得一谋生之法。奂伯之举,可用于三十年前,不可用于今日。今之时,是何时也。乃伪妄排挤,互相竞争之时。倘与伊等全无交涉,必受其欺侮,而难以安身矣。至于法名,大儿已经皈依,即不须另取。余者仍以福字为首,慧融渊和明。其母宜名师越。以宋荆王夫人王氏,自行化他,专修净业,为女中之冠。若名师王,似不合宜。以夫人亦称越国夫人,故以名越为妥。又离五浊,生净土,乃超越凡俗浊恶。至往生以后之渐渐上升,亦超越事也。名者,实之宾。必须常垂训诲,令诸子女知世间道理,知佛法道理。将来为人父母时,自能为子女立规立法。不至虽有上等天姿,如俗某某,僧某某者。皆以堪作佛祖之姿,为自他塞人天之正路,掘地狱之深坑。其源皆由于乃父乃母初未尝以因果报应之若事若理,以启迪之故也。因果不讲,则名实绝不相应矣。而况欲得为圣为贤,成佛作祖之实效乎哉。因果二字,为今日救国救民之正本清源,决定要义。舍此则无术矣。况教子女乎哉。(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二 书二)
注解:
①得麟儿(lín ér):家中添子。麟儿,“ 麒麟儿 ”的省称,指颖异的小孩子
②虞(yú):忧虑。
③谙(ān):熟悉;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