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育

《印光法师文钞》第一册(108)复周群铮居士书六


 

《印光法师文钞》第一册108复周群铮居士书六

因果一法,为佛教入门之初步,亦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要图。丁氏所录,或有纰缪。然其大体却好,未可以袁氏之不德,而谓其为不足流通也。且袁氏往矣,能知其不德者几何人哉。使因果报应之事,寓诸目,感诸心。即素鄙袁氏者,亦当闲邪存诚,克己复礼,以自求免于罪戾,培植来福耳。未可以一眚而掩之也。且袁氏初则辟佛,继则阅历转深,的知因果毫无差忒。虽未息心研究佛典,观其所载感应事迹,实于佛法心悦诚服。所以未能如彭二林者,以文字障深,又以懒惰懈怠。致其结果,只为将来因种,为可惜耳。吾谓以袁氏纪氏之博达,尚孜孜然以因果报应是辑。后之鉴者,或必有深感焉。不欲流通即已,若意欲流通,即便流通。正不宜过于计虑也。(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二 书二)


注解:

纰缪( miù):差错;谬误。

一眚( shěng):一时的或一小点过失。眚,本指目病生翳,引申为过错。

辟佛( ):斥佛教,驳佛理。

差忒(chà ):差错;误差。

孜孜( ):勤勉;不懈怠;专心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