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育

《印光法师文钞》第一册(143)与马契西居士书十一


 

《印光法师文钞》第一册143与马契西居士书十一

两次飓风,各处被灾,普陀亦然。殆众生同分恶业之所感召。不知贵宅房屋如何。居科长年正壮盛,气象淳厚,堪为入道之器。之为人,绝无执着。前念相信,不妨相交。后念不信,不妨即绝。来去任人,我固无心于交与绝也。然他人教人,多在玄妙处着力。之教人,多在尽分上指挥。设不能尽分,纵将禅教一一穷源彻底,也只成一个三世佛怨而已。况尚无穷源彻底之事乎。居君既已到过山上,何必七月又来。往返跋涉,路途资费,动需若干,祈勿复来。即有疑问,尚有显微居士。即欲问,邮递最便。何必重来,作无益以害有益也。今为居君取名契心,以彼名秉盘,字漱庵。以其心果能如盘石之贞固不动,又加以漱荡其外垢,则心之本体自可显现矣。心字,指常住真心而言,非随缘所起之习心也。习心,乃情染耳,非本体也。(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二 书二)


注解:

殆(dài):大概;或许。

秉(bǐng):掌握;主持。

漱(shù):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