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育

《印光法师文钞》第一册(165)复张季直先生书


 

《印光法师文钞》第一册165复张季直先生书

一无知无识之粥饭僧耳,由徐蔚如谬以芜稿再四排印,竟致渎及青眼,尚不以芜秽见弃,反谓其儒释融通,有体有用。殆所谓志在敬佛,遂忘其僧之庸劣也,感极愧极。易园与,殆有宿缘,每欲拉阁下以同往西方,俾无量劫来,及与现生,所培之善根福德,同归实际,极为佩服。以阁下当代文宗,一无知无识之挂搭僧,故不敢随易园之班,以修书奉劝也。今接阁下华翰,见其曾看佛经,不知何者禅也,但觉净耳,不胜欣慰。足知阁下般若种子,殆非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之所种者。夫禅至于不知,方是真禅,以见闻觉知,皆意识中事,唯其不知,方能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即如如佛耳。净至于但觉,则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心佛一如矣,否则何名但觉。阁下见解如此,已是超越近之学佛者万万。倘再能生信发愿,回向往生,则上品莲台,当可独据。或恐阁下于禅净之所以然,佛力自力之大小难易,未能深知。谓既悟自心,当处便是西方,不须求生,则其误非浅。何以故,以凡夫纵能悟到极处,尚有无始以来之烦恼习气,未能顿断。烦恼习气若有一丝毫,便不能超出生死轮回之外,此仗自力了生死之难也。念佛法门,但具真信切愿,无论工夫之浅深,功德之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末世众生,欲了生死,不依此法,其难不可以喻矣。祈详读净土十要,净土圣贤录,自知言不谬。若不以为谬,且无多暇,但息心详阅文钞,自可悉知矣。(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二 书二)


注解:

芜秽( huì):冗杂;杂乱。

殆(dài):大概;几乎。

俾():使。

华翰(huá hàn):对他人来信的美称。

迥(jiǒng):远。

谬(miù):欺诈;迷误。

暇(xiá):空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