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育
《印光法师文钞》第一册(218)普贤行愿品疏钞撷序
发布时间:
2023-06-12 10:45
来源:
佛陀教育网
作者:
印光法师
访问量:
《印光法师文钞》第一册(218) 普贤行愿品疏钞撷序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出。一切菩萨,及菩萨上求下化称性所修之道,皆从此入。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也。夫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虽随机设教,种种不一。求其若圣若凡,上中下根,乃至逆恶之流,同于现生了生脱死,俯谢三界,高登九品者,唯净土一门为然也。噫。如来大慈,普度众生。唯此一法,堪①畅本怀。众生修行,冀②出生死,唯此一法,决遂所愿。法门广大,利益宏深。固宜一切佛子,悉皆奉行。何近见愚夫愚妇,率多竭诚归命。而通宗通教之士,反漠然置之,若不闻知者然。其故何在。以研教者按常途教理以论断证,不信有带业往生之事。矜③常处生死以度众生,不愿为速出生死之人。不知坯器未烧,经雨即化。烦惑未断,转生即迷。自利尚难,焉能利他。此皆不谅己德,以博地凡夫,稍具慧性,便以法身大士之作略自拟④,以致一误永误也。参宗者专主参究,以期明心见性。不知其机稍劣,不能明心见性者多多也。即使已得明心见性,而惑业未断,仍旧轮回生死,不能出离者,又多多也。五祖戒,草堂清,海印信,真如喆⑤等,乃其确证。噫。死生亦大矣,何可以专仗自力而不仗佛力耶。抑或自力果愈于佛力耶。夫人之处世,大而创业垂统⑥,小而一衣一食,莫不仗众人之力,以成自事。至于了生死大事,乃虽有佛力而不肯倚仗。欲显出格之作略,恐堕愚夫之窠臼。其志可谓大矣,惜乎不知其所谓大也。不观华严一经,王于三藏。乃如来初成正觉,为界外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说一生成佛之法。其一生成佛之归宗结顶究竟实义,在于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夫善财所证,已得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所谓等觉菩萨也。等觉去佛,特一间耳,尚须回向往生。举华藏世界海诸菩萨,同禀此教,同修此法。岂今之通宗通教者,其根性之利,证入之深,悉能超过此等菩萨乎。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岂此诸经论,皆不足遵依。此诸圣贤,皆愚夫愚妇耶。一言以蔽之,曰,业深障重,未应解脱。故致日用不知,习矣不察而已。普贤行愿品者,即八十卷华严经,末后之入法界品,善财遍参五十三员知识,至普贤所,承普贤开示,及威神之力,即证等觉。普贤乃为说偈,称赞如来胜妙功德。以文来未尽,故未结而终。清凉国师特着疏钞,以大宏其道。至德宗贞元间,南印度乌茶国王,方贡普贤行愿品之梵本全文,译成四十卷。前之三十九卷,即八十华严经之入法界品,而文义加详。第四十一卷,乃现所流通之普贤行愿品也。时清凉亦预译场,极为赞扬,奉命撰疏。四十卷之全疏,中国久已失传。幸东洋藏中,尚有其书。北京刻经处,专刻古德佚书⑦,不久当可流通也。此一卷经,又复重为别行疏,以备乐简略,及修净土者之研穷。其徒圭峰,为之造钞,固已中外流通矣。但以文富义繁,不便初机。范古农居士,以世以净土三经并行愿品一卷,为净土四经。三经注者颇多,不妨随机取阅。此经唯有疏钞,虽发挥尽致,而初机每多茫然。遂即疏钞,撷其要义,刊板流通。文虽简略,义仍具足,可谓观机逗教。有益法门,殊非浅鲜。学者果能先阅撷⑧本,后读全文,不但清凉宏赞之心,可以悉知。而普贤劝发,如来出世之心,亦可以悉知矣。敢请通宗通教之士,共随华藏海会诸菩萨,及诸愚夫愚妇之班,一致进行,同往西方。庶⑨可不辜佛化,不负己灵也已。(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三 序)
注解:
①堪(kān):可以;足以。
②冀(jì):希望。
③矜(jīn):自尊;自大;自夸。
④拟(nǐ):打算。
⑤五祖戒、草堂清、海印信、真如喆:这四位是禅宗高僧,只靠宗门自力而不仗佛力,均未能了生死、出轮回。
五祖戒,乃非常之人,为云门偃之法孙,为宋大觉琏国师之法祖。门庭高峻,若龙门然,学者每每望崖而退。在当时之声望,何等赫然,而只一见惑,尚未曾断,说什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乎哉。戒公后身为东坡,乃缁素通知,守杭时,尚不拒妓女来往。可知仍是具缚凡夫,连须陀洹之初果,尚未曾得。今人谁有五祖戒之道力,犹欲仗自力以了生死,而又高推禅宗,藐视净土,其故何哉。一则以少阅经典,及华严经。或曾阅过,绝不注意。二则不知禅家宗旨,无论问佛,问法,纵尽世间所有为问,答时悉皆指归本分,绝不在佛,在法,及在诸事上答。所谓问在答处,答在问处。若认做按事说者,则完全错会了也。而今人业深慧浅,每将直指本分之话,认做解义训文之词。
真如喆后身,生大富贵处,一生多受忧苦。既知其生大富贵处,又不明指为谁者,得非宋之钦宗乎。金兵相逼,徽宗禅(音缮,传也。)位于太子,始末二年,遂被金兵掳徽钦二宗去,均向金称臣,死于五国城。以真如喆之悟处,生于皇宫之大富贵处,此之富贵,也是虚名,一生多受忧苦,乃是实事。以大国皇帝,被金掳去为金臣,可怜到万分了。
草堂清后身作曾公亮,五十岁拜相,封鲁国公。然于佛法亦甚疏远,未及东坡之通畅矣。
海印信,亦宋时宗门大老,常受朱防御(防御武官名)家供养。一日,朱家见信老入内室,适生一女,令人往海印寺探,则即于女生时圆寂。此语杭州全城皆知。至满月日,圆照本禅师,往朱防御家,令将女儿抱来,女儿一见圆照即笑。圆照呼曰,信长老,错了也。女孩遂一恸而绝。死虽死矣,还要受生,但不知又生何处。(摘自印祖《文钞·续编》卷上——致广慧和尚书)
⑥垂统(chuí tǒng):把基业留传下去。多指皇位的承袭。
⑦佚书(yì shū):特指古文《尚书》。因西汉时出自孔子旧宅壁中,未立博土传授,故称。泛指散失的书籍。
⑧撷(xié):摘下;取下。
⑨庶(shù):但愿;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