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育
《印光法师文钞》第一册(260)法雨寺万年簿序(代开如和尚作)
发布时间:
2023-06-12 10:46
来源:
佛陀教育网
作者:
印光法师
访问量:
《印光法师文钞》第一册(260) 法雨寺万年簿序(代开如和尚作)
得最胜之地,方可宏最胜之道。建非常之事,必须待非常之人。宗匠出,则本立道生。哲人亡,则法残教弛。虽否极泰来,属于天运。而革故鼎新,实赖人为。法雨常住,肇①始于大智老人,中兴于别庵统祖。规模宏敞,法道兴隆。嗣后②历代住持,虽则无大树立。然皆恪守成规,家风不坠。及至兵燹③之后,住持不得其人,遂致一败涂地。殿堂寮舍,坍塌破坏。法器庄严,百无一存。诸房法眷,见此景象。咸皆束手,不肯承当。于同治十一年,众强先师公立山老人住持。荒垣破屋,竭力修葺。兢兢业业,十有余年。自天王殿,至藏经阁,悉皆重新。其余工程,虽未尽复当日旧制,而大局已有可观矣。至光绪十一年,以老病退隐,命先师闻老人继席住持。先师缵承④旧绪,发广大心。凡师公力未暇及之工,一切殿堂寮舍,或创或修,无一处不使一新。其规模制度,不亚中兴。凡咸丰年间,压出桃花庄稻田,尽行赎回。又以欲转法轮,须仗庄严法器。十余年来,宏宗阐教⑤。所置什物,上自龙藏佛像,下至桌凳床榻。凡所需用,般般具足。然老人大愿云兴,恨不得十方僧众,咸萃一堂。往昔祇园,复现今日。为法,为人,为常住,为大众之心,如丧考妣⑥,如救头然⑦。日夜焦思,忧劳成疾。至二十三年冬,修建尚未毕工,而老人竟赍志⑧西逝矣。(如)自愧凉德,兼无作略。因厕门墙,委理院务。勉承师命,极力辅弼⑨。虽轻尘坠露,不足添江益岳。然于自分论之,亦可谓鞠躬尽瘁,罄竭⑩愚忱矣。承此未了公案,只得竭力担当。于是奉先师遗命,邀诸法眷,公举定公,继席住持。(如)仍居旧职,监理院务。及至定公退隐,荷蒙法眷,委此重任。虽知弗克担荷⑾,而不容推却者。以先师公案,尚未了毕故也。由是夙夜⑿经营,莫敢或遑⒀。拌此身心,谨成师志。三年之内,所有事宜,悉皆清楚。可以交代,不累他人。故今谨同法眷,备将常住所有巨细什物,一一登记。俾⒁后之莅⒂住持位,膺⒃职事职者。知前人为转法轮,置办什物,一番苦心,大不容易。各加爱惜,无或暴殄⒄。使守成之功,媲美创业。缵绪⒅之德,追踪开山。亿万斯年,永无替废。庶⒆可法轮与愿轮而常转,千古恒守旧家风。国恩共佛恩以并报,奕世常沾新雨露。则法门幸甚,常住幸甚。(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三 序)
注解:
①肇(zhào):开始;初始。
②嗣后(sì hòu):以后。嗣,继续;继承;子孙。
③兵燹(bīng xiǎn):因战乱而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燹,野火;多指兵乱中纵火焚烧。
④缵承(zuǎn chéng): 继承。缵,继承。
⑤阐教(chǎn jiào):见“阐校”,阐扬教化。兼包佛、道二教。
⑥考妣(kǎo bǐ): 父母的别称。
⑦头然(tóu rán):佛经用“如救头然”(头上烧着了)来比喻时间紧迫。然,古同“燃”。
⑧赍志(jī zhì):亦作“赍志”、“赍志”。怀抱着志愿。赍,怀抱着、带;把东西送给别人;旅行的人带着食物等。
⑨辅弼(fǔ bì):亦作“辅拂”。辅佐;辅助。辅佐君主的人,后多指宰相。
⑩罄竭(qìng jié):空竭;匮乏。多指财物。竭尽;用尽。
⑾担荷(dān hé):肩挑背负,引申为担负的重物;承当,承受的压力或担负的责任。
⑿夙夜(sù yè):朝夕;日夜。指天天、时时。夙,早;素有的。
⒀遑( huáng):闲暇。
⒁俾(bǐ):使。
⒂莅(lì ):到。
⒃膺(yīng):接受;承当。
⒄暴殄(bào tiǎn):灭绝,残害;任意浪费、糟蹋。殄,尽;绝。
⒅缵绪(zuǎn xù):继承世业。特指君主继位。缵,继承。
⒆庶(shù):众多;平民;但愿;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