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育
《印光法师文钞》第一册(264)圆通庵万年簿序(代永悟和尚作)
发布时间:
2023-06-12 10:46
来源:
佛陀教育网
作者:
印光法师
访问量:
《印光法师文钞》第一册(264) 圆通庵万年簿序(代永悟和尚作)
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昔世尊以五时八教①,普应群机。随彼根器,各令得益。其在前之四时,具说六度万行种种法门。摄小,则毫善弗②遗。应大,则包括法界。迨③至法华,则开权显实,会三归一。普授作佛之记,大畅出世之怀。说者谓法华一经,乃如来究竟极谭,具明一代时教所以然之线索。如家业之有总帐簿,天子之有九鼎也。兹万年簿者,亦圆通常住之总帐簿子也。溯④吾师祖普信老和尚,欲摄心禅寂,于同治三年,岁在甲子,创建三椽⑤茅篷,于西天门上,不二石侧,额之曰圆通。仅足以蔽风雨,庇身心而已。而老人入修禅观,出睹沧溟⑥。怡情适志,以法为乐。初未意及为精蓝也。按山志,圆通庵,在西天门上。万历五年,僧圆献结庵于谷内,后以年深遂废。昔处谷内,今踞山巅。其名虽同,而其基稍异。殆⑦后有出谷迁乔,直登大涅槃山,常观大寂灭海者之先兆欤。越五年戊辰,吾师山静老人,摄吾与永庆师兄。幸蒙大士冥加,二三年来,香火渐兴,檀施屡至。遂开拓基宇,改为禅庵。至明年春,先师示寂。吾承师祖慈命,力任院事。而庆兄专修净业,凡九历寒暑,三掩禅关,以辅翼⑧之。迄同治癸酉⑨,师祖西逝。其局势虽未若现今之恢廓宏敞,然已颇有可观矣。从兹以后,剃度益多,香火愈盛。加以徒某孙某,继任其事。尤复不惜心力,经之营之。举凡基址之高者凿,卑者砌。必使地得其平,人得其用而后已。而殿堂屋庐之宜创者创之,宜修者修之。狭小鄙陋者,广大壮丽之。咸使焕然一新,成就大观。以及大而佛像尊经,中而庄严法器,与种种什物。即小而一匙一箸⑩,凡佛事所应用,日常所必需者,罔弗⑾备焉。田产虽无几许,而亦可供一季之粮。视卓锥无地者,犹少胜焉。噫。吾老矣。来日无多,欲后之人有所承守,不敢暴弃。勉效前人,光扬法道。今将常住所有巨细什物,分门别类,一一登簿,以垂⑿久远。夫此庵,非天造地设。乃吾与庆兄,及十方檀越⒀,心血所成。而徒与孙,亦预有力焉。然亦岂徒设云哉。良⒁以欲成佛果,须圆万德。欲转法轮,须仗众缘。今幸众缘略具,当须常转法轮,备修万行,以期万德之圆成耳。而济济后昆⒂,安住其中。无饥寒困苦之忧,有闲适逍遥之乐。可不痛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体檀越之诚恳,思建立之艰难。发菩提心,笃修净行。以冀报答四恩于万一乎。凡见庵中一针一草,则曰此为我等续佛慧命,自利利他而设。爱之如身上肉,护之如眼中珠。孜孜⒃修持,惟日不足。能如是者,不愧为如来弟子,大士儿孙。则人敬之,神护之。现在福慧双隆,将来成佛有分。否则袈裟之下,失却人身。三途一报百千劫,出得头来是几时。莫言不道。 (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三 序)
注解:
①五时八教:乃天台宗智顗(yǐ,即智者大师)大师判解一大藏佛教。以五时定释迦一代圣教说法之次第。以“八教”分别其说法之仪式(化仪之四教)与教法之浅深(化法之四教)。分别述之。
五时:
第一、“华严时”,谓如来成道最初为大菩萨说《华严经》,如日照高山之时。首谈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空有齐彰,色心俱入,湛森罗于海印,现剎土于毫端;小乘学者,如聋如哑,莫能理解。
第二、“阿含时”,谓佛说《华严经》后十二年,于鹿野等为接引二乘人,说“四阿含”等经。
第三、“方等时”,谓佛既说小乘,更演维摩、楞伽等大乘经,令二乘行者,耻小乘而慕大乘。
第四、“般若时”,谓小乘虽回心向大乘,然其执情未泯,故佛更广谈般若空慧而澄净之。
第五、“法华涅槃时”,谓佛见钝根众生,机渐纯熟,故说法华经、涅槃经,以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称性而谈,令一切众生,咸得成佛。这是佛陀五时说教的次第与当机的差别。
“八教”分“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合之为“八教”。
“化仪”者:系就如来教化的机应,有四教:
一、为“顿教”,谓佛为应大乘利根菩萨直说大法,不谈小乘,即说华严顿入教法。
二、为“渐教”,渐即渐次,谓佛应大小乘钝根众生解说“阿含”、“方等”、“般若”等渐进的教法。
三、为“秘密教”,谓佛具不思议智慧神通之力,能令大众于同会中听法,所闻各异,或为此人说顿,或为彼人说渐,彼此互不相知,隐密赴机,而各得利益者。
四、为“不定教”,谓佛所具不思议智慧神通之力,能令大众于同会中听法,或闻小法而证大果,或闻大法而证小果,彼此相知,而得益不定者。
“化法”者:系就如来教化众生的方法,有四教:
一、为“藏教”:“藏”即含藏之义,谓由经、律、论各含藏一切文理,令众生由此证入道果,此指佛于“阿含时”所说的三藏教。
二、为“通教”:谓佛对大、小乘根机所说的共通教法,钝根者闻之,便可通入藏教;利根者闻之,便可通入别、圆二教。
三、为“别教”:谓专为菩萨乘所说的教法,别于前面的藏、通与后面的圆教。
四、为“圆教”:圆即不偏之义,谓对最上利根菩萨解。
②迨(dài):等到;达到;趁。
③弗(fú):不。
④溯(sù):逆着水流的方向走;追求根源或回想
⑤椽(chuán):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称椽子;古代房屋间数的代称。
⑥沧溟(cāng míng):大海;苍天。
⑦殆(dài):大概;几乎。
⑧辅翼(fǔ yì):辅佐;辅助。
⑨癸酉(guǐ yǒu):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十年称“癸酉年”。论阴阳五行,天干之癸属阴之水,地支之酉属阴之金,属鸡,是金生水相生;用于纪月,之农历八月是酉月;也用于纪时,酉时指下午五点至七点。此指一九三三年。
⑩箸(zhù):筷子。
⑾罔弗(wǎng fú):无不。罔,无;弗,不。
⑿垂(chuí):传下去;传给后代。
⒀檀越(tán yuè):梵语音译。施主。
⒁良(liáng):确实;果然。
⒂后昆(hòu kūn):亦作“后绲”。后嗣;子孙。昆,子孙;后嗣;哥哥;众多。
⒃孜孜(zī zī):勤勉;不懈怠;美好;不停歇;专心一意。孜,勤谨;不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