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育
《印光法师文钞》第一册(273)观河集重刻序
发布时间:
2023-06-12 10:46
来源:
佛陀教育网
作者:
印光法师
访问量:
《印光法师文钞》第一册(273) 观河集重刻序
夫心者,世出世间诸法之本也。若能彻悟自心,则观一切法,悉①是自心之所流露。观一切生灭迁变境界,悉是常住寂灭真如实相。楞严所谓观河之见,无有童耄②。肇公所谓旋岚③偃岳而不动,江河竞注而不流,皆示此即生灭而见真常之微旨也。果能了此,则可谓了事凡夫,达本道人。纵讥诮怒骂,皆能为人解黏去缚,令人起死回生。岂必登座竖义,然后为说法哉。孔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圣人之道,譬如阳春。阳春一到,举凡大树小草,无不发荣畅茂。纵焦芽败种,不能生成,而亦未尝不蒙煦妪④以受润泽也。天机深者,见其高坚前后而不可模仿,广大精微而不可拟议。实则了无奇特,不过日用云为而已。此心之妙,凡圣相同。如来圆满菩提,众生永轮六道,皆不离于此心。但以迷悟逆顺因缘,致令苦乐升沉天渊悬殊也。长洲彭际清居士,宿根深厚,学问渊博。甫⑤登进士,便悟苦空。视富贵如浮云,不乐仕进。了心性之实际,力修净业。亟欲普度迷流,故尔和光同事。致有述怀纪事唱和诸作。虽属文字,实寓深心。其淑世⑥善民,导迷诠真之意,具发挥显示于随机随境之吟咏间。可谓不据位而行政,不升座而说法者。裒辑⑦诸作,分为四卷。乃题为观河集,盖取楞严观河验见不迁之义。又冀⑧观此集者,勿在文字义理间推测,但观观者。观者既了,河自不流矣。此彭君命名之大意也。刘君朝侍,以其有益于世,为之刊板流通,实为方便导引之胜举也。祈令为序。予愿观彭君之诗者,当先学彭君之道。其道唯何。曰,妙悟自心,信愿念佛,求生西方而已。倘能于此有得,则尽十方世界森罗万象,皆是现成新诗。否则纵令声韵铿锵,对仗工整。而元气毫无。如画壁之镜,剪彩之华。形虽逼肖,欲令现其光相,舒其芬芳,则断断乎不可得也。(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三 序)
注解:
①悉(xī): 尽;全;知道。
②耄(mào):年老,八九十岁的年纪。
③岚(lán):山间的雾气。
④甫(fǔ):刚刚;才。
⑤煦妪(xù yù):亦作“煦姁”。抚育;爱抚;长养;温暖;暖和。煦,温暖。妪,喜悦;老妇。
⑥淑世(shū shì):济世。淑,善;美。
⑦裒辑(póu jí):汇集而编辑;辑录。裒,聚集;减少;通“俘”。
⑧冀(jì):希望。